2月6日,土耳其发生了一场毫无预兆的大地震,一名来自中国贵州的女生成为地震救援沟通的重要骨干,协助中国救援队在震区更好地开展工作。
今年31岁的郭国英是一名外语培训讲师。她发起组建了一个微信群,震后短短几天就招募了100多名会讲多国语言的志愿者。许多志愿者都愿意放下手头的工作,前往地震灾区参与救援。他们希望能和世界各地的志愿者一道,为身处险境中的土耳其民众带去力所能及的帮助。
彼时,中国救援队正面临一个大问题:语言。郭国英群里的志愿者便以己所长,帮助救援队伍。在郭国英的协调下,志愿者们都做好准备,时刻待命。微信内置的翻译功能更是雪中送炭,在便捷沟通上帮了大忙。
这一切都始于一段对话。地震发生不久,郭国英在微信上被一位朋友问到是否认识可以在土耳其提供翻译帮助的人。郭国英从事语言培训工作,与国际学生和外国人有较多联系,她听到这个消息后就迅速行动起来。
“关心和帮助他人是人类的天性,” 郭国英说。“我认为自己是一个世界公民。我曾经在国外学习,到过很多国家。我的许多朋友和微信联系人都来自不同的文化和地区,他们都热衷于帮助别人。”
她在微信上招募中文、英文和土耳其语流利的志愿者。开始时只有几个人,但人数很快愈来愈多。到目前为止,超过40名翻译志愿者已经为15个救援队或援助团体提供了支持。
他们为救援队提供了关键的翻译服务,帮助他们与土耳其官方和当地人沟通,并引导他们穿过震区的街道和瓦砾。
郭国英花了很长时间协调翻译工作,管理志愿者,为他们与救援队牵线搭桥,并跟进他们的行动,确保每个人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帮助救援队在灾区复杂的地形上开展救援工作。
自土耳其发生地震以来,她几乎一直在线。“我必须24小时待命,因为节省一分钟可能可以挽救一条生命,”她说。
像郭国英一样的志愿者有很多。位于伊斯坦布尔的思思是郭国英在土耳其的主要联络人。思思与当地组织和救灾团体合作,确定需求后会将中国救援队带到正确的地点,并协助他们沟通。
前往参与救援的青岛红十字会团队由23名成员组成,当他们离开中国前往伊斯坦布尔时,他们首先向郭国英提出后勤和翻译需求。郭国英用微信分享了这一需求,并立即得到了土耳其志愿者们的响应。
来自各行各业的人都挺身而出,奉献他们的时间、资源和专业知识,协助救援和恢复工作。在郭国英的微信群中,有一个19岁的土耳其学生志愿者坐了五个小时的巴士为救援队送去电话卡,以便他们能够及时找到受灾民众并提供帮助。
在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来自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们走到一起,帮助有需要的人。